AGClub

集团新闻

“割胶状元”成长记

      清晨,天色还是一片暗沉沉的黑,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邦溪分公司邦溪派驻组十六队的橡胶林里,张健手握胶刀,熟练地在橡胶树上划出一条流畅的割线,下刀、运刀、收刀,乳白色的胶乳汩汩流出,他快步走向下一株橡胶树。

      凌晨开始割胶,直到早晨7点结束,吃完早饭,八九点再回到林子里收胶,下午2点才能回家吃午饭,每天工作11个小时……和全国数万名割胶工一样,张健日复一日地从事着割胶工作,至今已有14个年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2021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橡胶割胶工技能竞赛中,张健一举夺冠,成为“割胶状元”,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今年,张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希望掌握更好的割胶技术,精益求精。”张健告诉记者,正是这个简单的追求,让他十多年来刻苦钻研、练习割胶技术,从家乡的橡胶林一步步走上全国大赛的舞台,实现人生梦想。

从摇摆到坚定

      橡胶是张健自小就非常熟悉的“老朋友”。4岁时,他的母亲顺利通过考试,成为邦溪分公司的一名割胶工,全家都搬到邦溪分公司生活。小时候,他和伙伴们到林子里捡橡胶籽,比谁的籽更硬;长大一些,他提着收胶桶帮助母亲收胶。尽管从小耳濡目染,张健却一度渴望外面的世界。他曾在外地工作了几年,直到2010年,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作为家中长子,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了家乡。

      那时,橡胶的市场行情很好,割胶工也成为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月收入可达五六千元,相比之下,当地砍甘蔗的零工每天收入才50元左右。

      割胶是个技术活儿,割得太浅,树皮中的乳管被切断的较少,胶乳流不出来;割得过深,就会对橡胶树造成伤害,影响树皮的再生和修复。工人割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胶乳产量和橡胶生产的可持续性。海胶集团对胶工有着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程序,只有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割胶。

      张健开始了一个多月的“修炼”。他每天至少练习4个小时,还时常向老胶工请教技术要领。2011年,张健在考核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不但顺利成为一名割胶工,也让公司领导对他刮目相看。

      “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拿出最好的态度,做一名优秀的割胶工。”张健暗下决心。

      起初,张健的劲头很足,可干了一段时间后,挫折感如约而至。

      割胶大都在夜里进行,环境湿热,胶林中隐藏着蚊虫,不时叮咬身体,让人浑身难受。“在城市里生活,晚上可以逛街,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耍,过着滋润的小日子。现在只能在漆黑的胶林里,就着一盏头灯独自割胶。突然间,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坚持干这项工作?”张健坦言,当时,他还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环境的艰苦和内心的感受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张健选择放空自己,该割胶就去割胶,该吃饭就去吃饭。随着心态的调整、工作的适应、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陪伴,他慢慢“缓了过来”,真正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工作。从此,割胶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他要认真发展的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

      “抓刀要稳,接刀要准,行刀要轻,割得要快,切出来的树皮长度保持为1厘米,深度、割面、切片都要均匀。”张健告诉记者,割胶需要手、脚、眼、身的配合,想要技术过硬,日常割胶之外的练习必不可少。

      被风吹折的橡胶树,被张健当成宝贝拖回家。他在树桩上不断练习,双手磨出血泡、起满老茧,有时手累得连碗筷都拿不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1年走上胶工岗位至今,张健一直被评为一等胶工。目前,他和妻子共同管护14个橡胶树位,有效割株约4000株。夫妻俩每年都超额完成割胶计划15%以上,所割的树位一直都是胶工示范树位。

      2015年,张健参加海胶集团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决赛,遇到很多优秀的选手,如往届比赛的割胶状元虞海浓、姚洪亮。他们与他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起初也只是平凡的割胶工,却能凭借一技之长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实现“逆袭”——第三届全国橡胶割胶工技能竞赛冠军虞海浓已走出国门,作为割胶专家前往非洲喀麦隆。榜样激发了张健的斗志:“有这样好的平台,为什么不拼一拼、搏一搏!”

      参加比赛意味着要在更细致、更严格的标准下做到更好。海胶邦溪分公司总辅导员,也是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第3名获得者周锋传授了张健很多“秘籍”:想要割好胶,割胶刀至关重要,现在人们使用的割胶刀多为机器打磨而成,周锋则手把手教张健手工磨制割胶刀的方法;割胶时身体应转到什么程度,刀应该怎样挥出去等细节,周锋也一一指导。在参加公司组织的每一次集训、比赛时,张健都抓住宝贵的机会,与优秀的选手交流,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总结经验。

      张健说:“在参加全国比赛前,海胶集团将十几名参赛选手集中到乌石分公司集训。大量的训练快速提升了我的技术水平,让我以从容、淡定的心态走上赛场,稳定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农垦精神代代传

      成为“割胶状元”后,张健对割胶这份工作有了更长远的思考。

      “橡胶是战略物资,割胶则是重要的生产环节。割好每一棵胶树是责任,更是荣誉。”张健表示。

      张健介绍,橡胶树开割的前3至5年为初产期,第6年开始进入旺产期。在海胶集团成熟的割胶技术和精心的种植、管护下,橡胶树的旺产期可以达到25年甚至更久。然而,如果割胶方式不当,或者日常管护不到位、营养跟不上,橡胶的旺产期会大大缩短。

      “例如,按照公司的操作规程,每年消耗的橡胶树皮在9厘米左右。我们注意到农民经营采用了一些不规范的割胶方式,虽然看起来速度快、产量高,每年消耗的树皮可能会达到17厘米左右,导致旺产期大大缩短。为了追求产量而浪费宝贵的树皮,事实上会降低效益。”张健说,当下橡胶价格低迷,传授橡胶种植、管护知识和割胶技术,对橡胶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张健积极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为推动邦溪分公司三个片区割胶工技术“齐步走”,张健多次深入邦溪、芙蓉田、大岭等派驻组45个生产队,先后为600多人开展割胶技术现场示范指导。

      成为“割胶状元”也让张健获得了更多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开阔了他的眼界。

      张健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前往江苏农垦学习,不仅学到了苏垦先进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经营理念,更真切地感受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全国农垦是一家。尽管我们所处的地方不同,从事的行业不同,但我们肩负着同样的职责使命。农垦精神要在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张健说。

       来源:农民日报 姚媛